半月谈

  • 中国搜索
  • 半月谈搜索
资讯 观察 三农 财经 科技 旅游 消费 行业 地产 智慧 教育 艺术 环境 社会 看点 招商引资 精采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媒体信息港 >> 资讯 >> 社会周刊 >> 正文

[图文]文  化  与  文  明

时间:2019/12/2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德振

文  化  与  文  明

 

 

泱泱华夏有几千年璀灿绚丽、辉煌耀眼的文化史,也有几千年成于大道的厚重多彩的文明史。在世界文明版图上与历史进程中,惟有中华文明与文化薪火相传,赓续俱进,从未中断和被隔绝过;并一直照耀和引领着世界文明的艰难进程,成为世界人民精神向度的翘望之地、崇拜之处。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大的福祉。


谈到“文化”与“文明”,这是一个宏大而又深奥、深刻的话题。北京有一家杂志社一个姓彭的总编,他是我的文学写作引路人;他吩咐我写一篇关于“文化与文明”的随笔,我酝酿半年了,迟迟动不了笔,原因就是担心驾驭不了这个宏大的命题。写虚了,愧对老祖宗不说,还让人诟病;写实了,又难免涉及和针对到一些具体人和事,可能还会引起一些人误会和不安。因为时下有一些现象和说法,导致文化与文明发生一些负面碰撞与抵冲,有的还产生了冲突,让人无端产生思想混乱,带来一些错位、异化、倒悬的疑虑和担忧。例如,彭总编就举例提示我说:“现在许多不文明的事情或现象大都是由有文化的人干的”,这的确是有“一竹竿打一船人”的嫌疑,但彭主编也不是“无病呻吟”,这种事情和现象的确存在,且在各地区、各阶层、各人群、各场境中屡有这种事情和现象发生。这只能说明一个概率极低的事实,一些有文化的人不见得都会有多么文明的优雅举止,优雅文明的各种行为也有可能是一些没有多高文化程度的普通平民自然流露和不经意展示出来的。


另一个问题是,文明的各种行为并不能界定是某个特定阶层、特定人群的特有习性结果或特意而为之的成果;但很多有文化的人都在文明苦旅中苦苦探求和践行文明之诺、文明之行,实际上远远超出了其他人群类别和阶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要说清文化与文明,就要厘清文化与文明的内在属性、关联和外在样貌,让人们自觉以文化人、以文明德、以文促行,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要义,强化和增强文明修养与践行能力。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阐明了“文化”与“文明”的要义。他说:“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文化与文明走向”,他还说,“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文明,是我们在生活中的成  绩品。”他还打了一个比方:例如中国所制造的器皿和中国的政治制度等,都是中国的一部分——生活中呆实的制作品算是文明,生活中抽象的样法是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文化是一种行为或样貌展示,是人们在社会中的活动和行为的形态和形式投射,是受意识形态(文明)的影响,其成熟标志和基本载体是语言和文字。而文明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来源于文化,又影响和指导着文化价值的形成。我个人认为,文明就其层级来说:分为个人文明、民族文明、国家文明、世界文明;就其属性来说: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其范畴来说:分为宗教文明和政治文明。


个人文明中,主要体现在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宇宙观中,因此,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濡养程度,往往决定文明程度的高低和优劣,也决定文明的走向与维度。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文明程度越高。但有时也有例外,的确存在一些人们诟病的怪现象:许多不文明的事都是由文化人干出来的。在生活中的确可以找到很多例证,这说明文化人“干不文明的事”的杀伤力比普通人要高得多,破坏力要强得多。尽管如此,我依然认为,这只能说明这些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那个时点上、环境里产生突变、发生异化或因为人性劣根性使然才造成的,与优秀的文化基因与内容底蕴本身没有直接关联作用。


我记得2003年发生在广东南海市场上的“悦悦被碾事件”,从另一视角上说明文明素养是缘于自身的一种修养与善良品性的积累与散发,与有无文化无关。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悦悦被来来往往的车辆碾过好几次,来来回回的人群中有许多文化程度很高的人,可他们冷漠无视,只有一个拾荒的叫陈贤妹的阿婆不顾危险,走到路中间,救起了尚在哭叫的小悦悦,抱起来匆匆跑向医院......小悦悦得救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拾荒阿婆离开了喧闹的采访现场和现场记者......(写到这里,我止不住又一次被阿婆的精神感动而流泪,这亦是我第三次为阿婆的救人事迹流泪,我在《故梦》一书曾写过本感人事迹并流过两次泪)。从本事例中,可以看出,善良与敦厚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与修养的气息外露;而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我觉得至少更应具备三种素养:一是根植于内心的善良与敦厚品性的散发;二是无需提醒的施爱行善自觉;三是时时设身处地的利人克己;做到了这三样,文化人的文明价值才会得到完美体现和诠释。做不到,就算再有“文化”,亦不能算“文化人”、“文明人”。


真正有文化的人不会自诩“大师”、“巨匠”,真正有文明素养的人也不会到处炫耀自己的文明功德和成就;相反,只有那些“半桶水”,才会肤浅和轻薄甚至张狂的时时、处处显示自己“有文化”品位或“文明程度高”。真正成熟的麦穗,头颅总是俯向大地,无声无息,熨贴和感恩着大地,这才是真正的有文化内涵的文明趋向和行为征象。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还多次强调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这说明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多元文明中人与人、人与自然怎么相处的“善”性引导的文化;而文化又具有多彩、平等、包容的交流互鉴特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就国家而言,要大力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增加国家软实力,大力倡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就个人而言,有文化首先要努力提升个人文明质素和养成,强化文明的意识和举止引导,其次要努力增加自身文化的内涵,继承和光大老祖宗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内心等各种平衡协调关系,从而丰盈自己的人生;另外,在个人层面上,还要努力积淀文化的厚度,挖掘文化的深度,让文化成为自己一生的实力与荣耀;积极拓宽文明的向度,提升文明的高度,点拨文明的亮度,让文明成为自己一生的习惯与骄傲。


一个人要做到既有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有时时与处处文明的外在行为举止,着实不容易,一辈子坚守与坚持下来,则更不容易。要做到,必须内外兼修、高度自律自持和知行合一才行。如此,文化之根将更加牢实,文明之花更加繁盛和灿烂;如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是双翼,文明是引擎,每一个人都是一台高速运转的螺旋桨,文化导向文明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内心安宁、家庭幸福的幸福的日子将不再遥远了。

 

 

 

文章作者:杨德振(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

文章整理:顾文革

责任编辑:康永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